最新動態和進展
記錄每一次躍升的瞬間
發布時間:2023-06-02 來源: 微信公眾號
“你聽說了嗎?公司好像要部門調整了,可能業績不好的員工都要被裁掉了!”
“貌似你們部門領導和X部門的不對眼啊”
“公司現在遇到大問題了... ...”
“光拿錢不做事,憑什么他就是領導”
“他家的孩子好像一直學習不好,是個問題少年呢?!?/span>
… …
職場中,當人們缺乏信任或工作低效時,就會參與到輿論、謠言中。從非議上級、公司管理、人事調動等,談論子虛烏有的事情、搬弄是非,再到員工個人的私生活的評論,它們傳播速度快,版本眾多,但唯一能夠肯定的就是:沒有人知道這些輿論的真假,以及輿論的源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這就是所謂的職場輿論。
辦公室八卦流言,并非只是捕風捉影、唇槍舌劍那么簡單。有不同的形式和目的:
1. 在組織心理學中,它是組織心理或組織氛圍達到某種平衡的方法和手段
2. 用來宣泄憤怒或懊惱情緒
3. 用來間接反映或挑撥職場個人恩怨
4. 別有用心,故意破壞公司秩序
而這類輿論的挑起者,普遍缺少集體大局意識、企業榮辱感,本位主義思想嚴重,總在為公司輿論圈提供無根據性的素材。
職場輿論是對個人、團隊聲譽和名譽的直接傷害,在給自身帶來職業阻礙的同時,也是對企業和整個職場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。企業的和諧依賴于員工之間的信任和合作,一旦謠言在職場中蔓延,它將破壞團隊的凝聚力和協作性,導致員工之間的緊張關系和不信任。企業的聲譽也會受到重創,客戶和合作伙伴可能對其產生懷疑,進而影響業務的發展和可持續性。
面對職場中以“光速”傳播,有鼻子有眼但又版本眾多的輿論“包圍圈”,我們該如何去有效應對呢?
不信謠--保持專業和獨立思考
很多人聽到職場輿論,卻沒有正確的判斷力,經常偏聽偏信,使誤會叢生,影響自己或是團隊的工作效率。
我們應保持專業的態度,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和職業規范,以專業的標準對待工作,不讓不實言論影響自身工作,積極參與工作中的討論和決策,確保工作質量和效率,以及避免言行不當或情緒化的行為。
考慮事件的全局性,以大局視角發現問題,做到獨立思考,不輕易相信傳聞和偏見,不受八卦和謠言的影響,以客觀、理性的態度辨別不實信息和對待工作中的問題。
不傳謠--考慮全局性、謹言慎行
阻止輿論最好的方式是阻止其傳播。如果聽八卦的人反應積極,哪怕只是聽著,這對散布謠言的人都是一種鼓勵。要阻止八卦,就應將問題公開化,在面對未經證實的信息時,應該保持謹慎和沉默,對自己的言行負責,避免發表無根據的言論。
同事和領導的八卦,最好不要聊,也不要借此作為增進同事了解和感情的契機,守住嘴,有時候是職場上自我保護最有利的武器,也是一個人有沒有格局的直接體現。
不管在哪,不管職位的高低,都應記住,“閑談莫論他人非”,謹言慎行,不做流言的傳播者。
不造謠--遵守職業道德
職場中有些“造謠不嫌事大”的人,捕風捉影,制造莫須有的八卦流言;有些人可能會利用謠言來報復公司、詆毀同事,破壞團隊士氣和凝聚力,并由于謠言的隱秘性而免遭發現,巧妙逃避懲罰。
每個人應該遵循事實和證據,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行,避免散布謠言和誹謗,對自己的言行負責,避免散布不實信息,影響他人的判斷和決策。
做到與公司彼此信任,嚴格保守公司和同事的機密信息,不得泄露給未經授權的人員。這不僅是職業操守的體現,也是公司信任的基礎之一。
THE END
職場中,需要遵守一些底線,有些是紅線,有些底線雖然不至于違法,但是也是職場路上的門檻,一旦缺失,將會讓其他都變成零,即使能力再強,也會讓自己的成績毀于一旦。
面對職場流言,智者分析問題,透過現象發現本質,找出事物背后的真相。面對流言,傻瓜只會看表面現象,被人蒙蔽還不自知,傷害真正有責任心的人,縱容那些為個人私利不擇手段的人。
靜坐常思己過,閑談不論事非,我們才能真正無懼風雨,只因身正。希望每一個人,都能做職場中的“智者”。